全国肿瘤防治周

2025年4月15日—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科学防癌 健康生活”

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,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癌症风险因素;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,促进早诊早治;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,并定期复查。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,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。

1

什么是肿瘤

肿瘤是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,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。◆恶性肿瘤(癌症):细胞失控增殖、可转移扩散,威胁生命。◆良性肿瘤:生长缓慢,一般不转移,但部分可能压迫器官需治疗。

2

肿瘤的成因

内因:

◆遗传因素(如BR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相关);◆免疫缺陷;

◆内分泌失调(如雌激素水平异常)。

外因:

◆生活方式:吸烟、酗酒、高脂饮食、缺乏运动;◆环境因素:空气污染、辐射(如紫外线)、化学致癌物(如苯、甲醛);◆感染:HPV(宫颈癌)、乙肝病毒(肝癌)、幽门螺杆菌(胃癌)。

3

科学防癌:早筛+免疫,双重防线

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,约有40%的癌症可以有效预防。采取措施消除致癌因素,包括合理膳食、戒烟限酒、消除职业性危害、控制感染以及健康教育、健康促进等。二级预防是三早预防,主要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,关注癌症早期症状,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,促进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三级预防是针对现患肿瘤病人防止复发,减少并发症,改善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时间,促进康复等。综合国际先进经验表明,采取积极预防、规范治疗等措施,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。
免疫力是抗癌的天然屏障,白介素-2(IL-2)等免疫疗法的进步,让“带瘤生存”成为可能。

IL-2

肿瘤免疫


IL-2--全球第一个被证明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,自1980年代被发现以来,IL-2一直是癌症免疫治疗的里程碑式靶点。1992年,IL-2成为首个被FDA批准的免疫疗法药物 ,用于黑色素瘤和肾癌的治疗。


作为一种细胞因子,不仅能激活NK细胞、CTL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(LAK),而且能诱导其他免疫细胞产生IFN、TNF、CSF等细胞因子协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。


研究表明,IL-2及血凝素激活的NK细胞可直接杀伤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,CTL在体外能有效破坏肿瘤细胞。此外,IL-2能诱导产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LAK,癌细胞膜表面  存在一种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,能被LAK细胞识别的,因此LAK细胞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。


恶性肿瘤病人体内的IL-2水平低,以此为基础的免疫细胞不能被激活,造成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低下,肿瘤细胞得以逃逸,因此通过提供外源性IL-2,帮助病人提高免疫监视,调节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,从而清除肿瘤细胞是IL-2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。

健康中国,防癌先行!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让我们携手科学防癌,践行健康生活,为生命护航!